城乡面貌发生令人瞩目变化

发布时间:2022-08-17

迈入11月的青岛,拿出了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的进击姿态,处处涌动着重点项目建设的热潮,一股股蓬勃发展之势扑面而来。不久前,胶州湾第二隧道、环湾路—长沙路立交桥等多个工程先后打响开工的发令枪,闻令起跑!康复大学、新机场高速连接线 (双埠-夏庄段)等一批工程施工现场则时刻上演基建的速度与激情,分秒必争!

今年是大考之年,面临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疫情防控的大考,全市上下要全面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谋划融入全新发展格局。站在年度收官的重要关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把抓经济发展作为核心要务,统筹稳市场、保企业、抓项目、促投资。通过一个个涉及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景观、村镇建设等领域的项目落地,真正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宜居,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品质的全方位改善提升。

实干永远是最靠谱的捷径。

当前,全市住建领域各项工作都到了一个爬坡过坎、排难奋进的紧要关口,我们必须紧抓每一天,紧扣每一项指标,集中精力主攻重点,全力以赴组织攻坚。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决战决胜四季度动员大会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勇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了深度研判与梳理。

在关键时候,必胜的信心比金子更珍贵。 陈勇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围绕决战决胜全年任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抓住关键‘穴位’、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实现整体提升,攻坚克难,奋起直追,坚决打赢这场收官之战!

一系列措施落实六稳六保

记者:今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剧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 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陈勇:疫情发生后,全局上下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把抓好住建领域疫情防控当做今年开局头等大事,全力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到了全市住建领域无疫情发生。作为人员高密度的行业,这一成果的取得着实不易。

一直以来,在扎实做好建设工地、房地产交易和经纪场所、物业管理区域的疫情防控基础上,我们针对企业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实际困难,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措施,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支持企业和项目工地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比如,出台延期缴纳配套费、调整预售条件等一系列举措,鼓励建筑业企业以保险形式缴纳各类保证金,今年以来累计帮助盘活企业资金37.7亿元;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依申请返还商品房预售款重点监管资金,累计拨付资金金额达1077亿元。

为了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今年年初,我们在全省各地市中率先发布建设工程造价调整指导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统筹调度215家重要建材企业生产运行,紧急上线建采链采购平台,保障原材料及产品供销。今年前九个月,我市主要建材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同比增长3.3%。

我认为,底线工作是不能逾越的硬杠杠,疫情期间更要始终筑牢安全质量防线。比如,深入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城市建设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住宅工程渗漏、开裂专项治理两大行动,开展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项整治天平行动、预拌混凝土(砂浆)专项治理硬核行动。可喜的是,今年以来全市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建筑工程质量有效受控。

今年建设筹集10万套人才住房

记者:聚焦住建领域,让老百姓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获得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等多项国家级试点,今年我市又提出建设和筹集10万套人才住房,目前这些试点工作和目标举措进展如何?能为青岛宜居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后驱力?

陈勇:住房保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近年来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清晰——以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抓住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等试点重大机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试点方面,我们在区市范围内确定了10个试点项目,并结合今年年度改造项目进行了积极试点。2020年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项目111个,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开工,开工建筑面积约227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35%。通过试点项目和今年实施的改造项目,我们分别对试点任务进行了探索,其中我市公积金提取、本土企业海尔、海信空调和热水器低价促销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及胶州改造项目在全国取得了示范作用,为国家试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 青岛早报